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

心智圖的脈絡

心智圖」於1974年Tony Buzn在Use your head一書中所發表,Tony Buzn表示其心智圖的構想起源於1919-1933年Alfred的一般語意學(使語言、思維更加邏輯化的理論)。但我們也可從1950年代「學習理論」風的興起看出一些端倪。由1920年代的「古典制約學習理論(Pavlov)」所討論的「被動反應」,到1950年代「操作制約學習理論(Skinner)」強調的「自發行為」,其論點也從「反應的習得」發展為強調「知識的習得」,之後1960年代也開始有「組織更新理論」等相關的學習理論衍生。而1960年代Allan Collins的「語意網絡理論(sematic network)」就有了心智圖的樣貌,故被稱為心智圖模型之父。

語意網絡(sematic network)」就是將聯想、記憶加以結構化的描述,其表徵帶有「階層性的認知節約(cognitive economy)」,並將語意相似的詞句相互串聯起來,也強調了語言語意的表達,其中提到網絡的元素即為「節點」與「聯結」,節點可視為「概念」,而「聯結」可視為「關係」(可能是類別關係、屬性關係或語意關係),當節點間的關聯性越疏遠,則語意判斷的時間則需要越久。

而經過相關資訊搜尋,筆者認為心智圖的架構與概念,更可以從「認知理論」中的「訊息處理理論(information processing)」與「認知精緻化理論(cognitive elaboration)」一窺其奧秘。1968年由AtkinsonShiffrin提出的訊息處理理論(information processing)可視為認知心理學的基礎,其概念為「"新知識"需經過"編碼"以儲存於"長期記憶庫"中以形成"舊知識","舊知識"則是經過"解碼"而"提取"出」(其中提到的"儲存"形態包含了語意、圖像及動作順序)。到了1990年代Slavin更提出了「認知精緻化理論(cognitive elaboration)」,強調知識需經過「精緻化處理」或所謂的「認知重建(cognitive restructuring)」將知識藉由個人的重新建構而造成內化,尤其以向他人解說材料,進行表達、傾聽的動作是最有效的方法。而筆者試著將兩種理論加以結合即為「我們需要為"新知識"找到各種相關的解釋訊息,以利其進行"編碼"而儲存於長期記憶庫中,此過程則是要透過"活化"過往的"知識節點",使其聯結"某範圍內"的訊息(範圍的大小取決於知識關聯的鬆散或緊密),而讓舊知識與新知識產生聯結,同時也進行舊知識的解碼與提取。

然而,近期有朋友說筆者所繪製的心智圖有「網站」或「app資訊架構」的模樣。關於這點,最近搜尋資料時也有所解。超文(hypertex)是由1965年Ted Nelson所創的文件結構,而"網頁"則是具有超文聯結功能的純文字文件,而筆者想表達的也就是超文的架構其實相當類似於心智圖的架構,除了其"非線性"與"多向度"的結構與閱讀方式皆與心智圖如出一轍外,也是靠著"節點"間的"連接",讓每個人有其不同的"巡航(Navigate)路徑"(以心智圖來說,也就是主題雖相同,但每人所繪製出的心智圖卻有相當大的結構性差異)。礙於筆者並非網站資訊架構上的專業,故不多所贅言。只是想傳達,心智圖的繪製,就是以人類的記憶結構、聯結方式為其脈絡,所以每個人也都絕對具有繪製心智圖的「本能」,或許真正需要的只是"強化練習"這件事。

以上,藉由一些資訊的整理,只是希望讓更多人理解「心智圖」是一件非常自然的存在。若文句中有所語意不清或脈絡謬誤處,再請不吝指正。



















以上附件為筆者撰寫本稿所繪製的心智圖
Sent from Evernote   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